汉人督抚在南方搞“东南互保”,为何清王朝却保持了沉默?

来源: 网络 | 2023-06-17 01:04:58 | 作者:默旋

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前,汉人督抚李鸿章、张之洞、刘坤一、袁世凯等人,就开始不听慈禧的命令了。慈禧要求各地的督抚都要支持义和团和洋人作战。但是,这些督抚们不但不听,反而还聚在一起,签订了被称为“东南互保

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前,汉人督抚李鸿章、张之洞、刘坤一、袁世凯等人,就开始不听慈禧的命令了。

慈禧要求各地的督抚都要支持义和团和洋人作战。但是,这些督抚们不但不听,反而还聚在一起,签订了被称为“东南互保”的协议,集体与慈禧对抗。后来,八国联军开始入侵。慈禧命令各地的督抚们积极地和洋人作战,进京勤王。但是这些督抚们却都按兵不动。由于各地督抚们按兵不动,因此慈禧不得不带着光绪皇帝仓皇离开北京,逃往西安躲避。

(八国联军)

我们知道,慈禧是一个狠角色。自从她当上了清朝统治者以来,她就在往独裁的路上一路狂奔。谁要是阻止她,她就会非常坚决地把这个人拿下来。

咸丰皇帝去世以后,为了避免有人独裁,对他年幼的儿子同治皇帝构成威胁,搞了一个“八大臣议政”再加“两宫辅政”的方式。慈禧发动“辛酉政变”,把八大臣都给清理了。接着,她又打击曾与她合谋,一起发动“辛酉政变”的奕訢。换上了听话的大臣。然后她再次清除了慈安太后(慈安太后的死尚无定论,但普遍认为与慈禧有关)。再后来,她又镇压了光绪的“戊戌变法”。总之,谁要是敢反对慈禧,不听她的话,她必定会对谁进行严厉打击。

汉人督抚刘坤一、张之洞等人明显就是一种不听慈禧的表现。而且因为不听慈禧的话,把慈禧搞得非常狼狈,不得不逃离北京城。

既然如此,那么慈禧在回到北京城的时候,为什么没有打击处理那些不听她命令的督抚呢?

(慈禧西逃)

一、不敢处理。

可以肯定的是,慈禧对于那些不听她的命令,让她狼狈逃窜的督抚,是很不满意的。但是,由于这件事不是一个人的行为,而是一种普遍的行为,是整个沿海一带的督抚们都参与了的事情,因此,这就形成了一种“法不责众”的情况,也就是说,慈禧已经把这些督抚们没有办法了。

当时整个清政府地方上已经动荡不安,非常不稳。她如果要处理这些督抚们,必然要兴师动众。而这样做的结果,很可能造成地方上失控。各地不听中央号令的会更多,甚至还有可能国家分崩离析,武昌起义那样的事情提前发生。

还有,当时那些督抚们之所以敢于直接和慈禧对抗,是因为他们和洋人有巨大的经济上的联系。这种联系,也意味着他们的背后,站着洋人这个后台。慈禧如果想动他们,洋人自然不会答应。

(李鸿章画像)

二、不能处理。

为什么说慈禧不能处理这些人呢?因为这些人实际上是当时清政府值得依靠,也只能依靠的重要力量。

比如对李鸿章,当时慈禧在西安的时候,八国联军已经打进北京城,在北京城里烧杀抢掠。同时要求清政府出来说话赔偿,如果不予赔偿,那么八国联军将会有进一步的行动。

八国联军进一步的行动,并不是继续发动进攻。如果是继续发动进攻,对于慈禧来说并不害怕,这会进一步证明她支持义和团与列强作战是正确的。而且,中国的幅员非常辽阔,战略纵深很大,列强未必能够把中国灭亡。再说了,列强也不愿意继续这样打下去,毕竟英美等国家对外殖民的方式不是完全占有领土,又隔得很远,打下了也不好管理。

八国联军最可能采用的方式是扶持一个傀儡政权,用这个傀儡政权替代慈禧太后。或者就算不重新扶持,只是让光绪回来。但如果因此让慈禧退位,慈禧也很难受。

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,慈禧才非常慌张地要和八国联军谈判。而和八国联军谈判,就不能不用李鸿章。所以慈禧才对李鸿章加官进爵,一连串地催促他进京和洋人谈判。

虽然李鸿章很快就死了,但是,慈禧还得依靠其他那些“东南互保”的督抚,所以不能处理他们。

三、不会处理。

当慈禧准备和洋人谈判的时候,她的观点就发生了转变。慈禧观点发生转变以后,她就必须要找一些替罪羊。认为是他们撺掇自己干的,自己是被“蒙蔽圣听”。这些替罪羊,包括载漪、载澜、载勋、英年等很多人,同时也包括了义和团等等。

慈禧只有找到了这些替罪羊,她才没有过错。既然如此,那些督抚们,就成了“忠肝义胆”的人。慈禧需要依靠他们,重新树立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。既然如此,慈禧怎么可能还会处理他们呢?

(参考资料:《清史稿》等)

上一篇:河南文化底蕴深厚、民风忠厚善良,有没有反映河南的影视大片?

下一篇:很抱歉没有了

热点排行

专题

调查